“深圳就是一个创新的城市。创新从何而来,来自于活力,来自这里的每一个年轻人,每一个创业者。”8月26日,在《咏春·咏敢·咏创——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12小时特别直播》中,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以“创新活力”四字寄语青年创业者,并以其来深圳创业的经历与心得,总结出“立大志、明心净心、坚持长期主义”等三大关键词,以此鼓励青年创业者树立远大理想,坚持自我克制与长期主义,共同助力深圳及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。
从财务软件到企业管理AI转型的深圳节奏
与金蝶深耕行业发展历程相呼应,“创新活力”不仅是对青年创业者的寄语,更是金蝶成长路径的注脚。在直播现场,徐少春介绍,自1993年创立金蝶软件,到1995年推出国产首套财务软件并于1996年推出Windows版本,至此金蝶开始立足深圳,面向全国。而早在2009年,金蝶就已经认识到云计算的价值,并开始探索云转型。2023年,金蝶被卡塔尔投资局(QIA)看好,并获得2亿美元战略投资。经过十多年的云转型,目前金蝶云收入占比已达82%。
随着近年来深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,将AI列入关键领域的重点任务,这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与生态环境。徐少春表示,金蝶依托深圳良好的生态链,与华为、腾讯保持紧密合作:依托他们提供云的基础设施服务,金蝶相应提供在此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服务,形成共同发展。
站在深圳将AI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政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风口,受益于深圳 45年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带来的深远影响,加之城市赋予强劲的创新活力,金蝶更加坚定了成为“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AI公司”的底气。
回顾32年的跃迁,金蝶与深圳同频,推进四次转型——从基于DOS系统开发的财务软件升级为Windows操作系统,到迎合国情、解决基础信息化问题的首个金蝶ERP诞生,宣告中国ERP时代的开启;到第三次自我革命,开始近十年的云转型;今年3月,金蝶作为企业管理软件云服务商,更宣布 “全面转型企业管理AI公司”,并定下来“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AI公司”的目标。在每一次转型的背后,是金蝶原业务与新方向的融合,这不仅为行业带来新技术、新理念、新模式,也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四次转型的每一次“自我革命”,最终写进了财报持续增长曲线中。财报显示,2025 年上半年,金蝶录得收入约 31.92 亿元,同比增长 11.2%;其中云服务收入 26.73 亿元、同比增长 11.9%,云订阅收入 16.84 亿元、同比大增 22.1%,持续领跑行业。
在AI技术创新方面,金蝶以“AI 优先”战略把 AI 深度融入所有 SaaS 产品、服务与运营流程,用 AI 重构企业管理,2025年上半年,AI 合同签约金额已超 1.5 亿元。
2025年上半年,金蝶将AI重构进一步落到场景。苍穹 AI Agent 平台 2.0 携金钥财报、ChatBI(问数智能体)、差旅智能体、招聘智能体、BOSS助理、报价智能体等AI原生智能体发布,把“问数、差旅、招聘、报价”等高频场景一键智能化,切实把算力换成效率,把场景变成成果;同时携手火山引擎、阿里云、华为云,加强在AI领域的合作,提升研发效率及大模型推理性能,共创应用场景。
把长期主义写进全球版图
场景落地的同时,全球化也成为金蝶勇于破局的下一站。目前,金蝶已协助超过1000家海外客户实现数字化运营,并在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卡塔尔、越南、印尼、泰国设立分公司,重点拓展东南亚、中东市场。上半年,金蝶云·星空再签晶晨半导体、绿联科技等 259 家中企出海及本土企业,横跨现代服务、装备制造、电子高科技赛道。
起步于深圳特区,金蝶把45年特区精神刻进32年成长基因,以深圳的创新活力服务全球。从深圳出发,在企业管理领域持续深耕,金蝶正在用“AI+SaaS”重塑行业格局,为中国的SaaS行业的提质、增效和持续发展注入增长动能。面向未来,金蝶把“长期主义”写进全球版图,将坚守“AI优先、订阅优先、全球化”核心战略,融合AI技术和管理智慧,予力企业,成就不凡。
标签: